查看原文
其他

燃创新之火,向煌煌未来——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2023年项目启动研讨会圆满落幕

未来学习中心 乐学西浦
2024-09-29

燃创新之火,向煌煌未来

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2023年项目启动研讨会于敦煌圆满落幕


2023年8月2日,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以下简称“课程联盟” 2023年项目启动讨论会议于千年文明古城——敦煌圆满落幕,共有20多 名来自课程联盟的一线教师参与了本次会议。老师们齐聚一堂,分享自己的社会创新教育经历,回顾创新课程建设成果,展望项目未来,共同为课程联盟掀开了流光溢彩的新篇章。


课程:立足现实世界的底层突破


8月2日下午,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院长张晓军博士带领参会者首先聚焦课程联盟的核心关注点,随后与大家一同回顾了课程联盟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课程联盟的未来发展目标。

课程联盟旨在探索一种高校普遍适用的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方案,打造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创新教育机制,以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具备应对未来社会变化和挑战的创新素养和能力的人才的目标。截至2022年,这一充满活力的愿景已经获得23所高校的支持和认同,通过各自在本校开展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以实践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创新思维。

这些课程来自不同高校的不同院系不同专业,每一门课程都站在不同的出发点上,面临着不同的操作环境。如何在差异化的起点中传达共同理念、真正实现学生的跨学科创新能力成长,是每个联盟成员教师共同面对的课题。“立足于不同的出发点,我们有不同解决问题的角度。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是一门课程,我们希望能从底层的一门课程进行向上突破:首先是解决课程层面的一些问题,然后向上运作,带动专业层面、甚至学校层面的一些教学创新。我们(联盟)其实是一个互助平台,一个学校或者老师如果对我们的想法感兴趣,那么就可以加入到我们,我们共同解决一些问题。”张晓军院长说。

教学创新的发展既得益于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践经验,也得益于共识带来的原则性把握。张晓军院长认为:“我们大家在上课的时候都有传达一些共性的东西。联盟一直坚持要有一些规划,要给大家介绍联盟工作的整个阶段,包括开展教学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原则等等,我们把这些原则落实在自己每门课程中,这些原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一部分。比如我们一直说的: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中鼓励学生从理论化的抽象世界走到现实世界,鼓励学生从感兴趣的真实社会问题出发,提出能解决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



分享:以热情响应,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课程联盟,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的种类呈现出多元化特征,这些课程有专业课、有基础通识课,也有其他选修课,都在课程层面做出了跨学科创新的突破。

本次会议中,围绕“社会创新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主题,联盟成员教师依次分享了自己的创新教学开展经历,阐述了自己负责的社会创新课程的育人目标、创新点、困难与挑战等概况,向同组的教育创新者们分享了自己加入课程联盟的动机、期待、建议等。

会议下午,我们邀请到了三位课程联盟院校中已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分享了本校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经验,为现场其他教师提供了课程建设和教学方面的启发。

“《专业实践活动》这门课是我们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四个专业的必修课程。我们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们的通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真实环境的项目运作,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最后用学生的实践成果来检验。”来自西安欧亚学院的栗博瑶老师分享了《专业实践活动》课程的全流程设计和教学成果。经过启动、选题、调研、执行、打磨、总结,不同学科之间的同学们与导师通力合作,最终在校赛和项目成果展上展示出了缤纷天地。

去年,依托《专业实践活动》,西安欧亚学院的学生共实施了30个跨学科社会创新项目,最终在跨学科社会创新大赛上获得了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以及最佳合作团队单项奖的优异成绩。






来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康东亮老师则向各位与会教师分享了《创业基础》课程的创立过程、课程设计和课程成果。

《创业基础》课程以项目任务为导向,以团队合作为课程组织形态,以视觉工具为课程抓手,打造了视觉化的交互式在线课堂,在教法上做出了重大革新。值得重点指出的是,视觉工具被广泛运用到《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和成果展示中,有效帮助了学生关注学习成效和展示自我成就。在课程中,学生们围绕“双减”、“三胎”、“老龄化”等真实社会现象开展创业项目立项并进行模拟路演,获得了发挥创意、提高能力并充满成就感的学习体验。







该如何设计一门课程,在能教育青年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的同时,又能引导当代青年学生以多学科视角观察、认识交通社会?面对时代与社会的要求,南京工业大学的《交通安全与应急教育》课程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思路。

“这门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是一门通识选修课。”来自南京工业大学的李英帅老师分享了《交通安全与应急教育》的课程实施经验和教学成果。在课程中,教师以真实的交通安全社会问题驱动学生探索,将理论融于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中,并深入社区实施系统的交通安全公益实践。2023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参加课程的学生们参与了丰富的交通安全志愿者活动,在成果阶段设计并展示了儿童交通安全绘本、儿童交通飞行棋和电动自行车头盔等课程结晶。其中,“雏行伙伴”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棋在2021年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学生项目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回顾实施流程,李英帅老师总结:“对学生而言,学习不仅是做项目、社区实践。在结束时增加回顾环节更能促进能力培养。”



联盟:不断壮大的平台

在经历2019到2022的不断发展壮大后,2023年,课程联盟又迎来了新的合作院校与教师加入,新力量极大丰富了联盟课程的类目,为联盟注入了新活力。截至目前,课程联盟已有38所合作院校,50门跨学科创新课程,吸引了超过4000名学生参与。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课程联盟当前合作院校及课程名单

未来,课程联盟将仍旧以学生为关注焦点,为学生、课程和教师提供持续支持,包括建设学习资源,开展教师公开课、学生项目指导工作坊、区域性宣传/互访活动、学生项目研讨会等。

会议中,来自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的翟希婷女士传达了基金会的资助战略,并分享了同济认同的社会创新内涵,提出了对联盟的期待。翟希婷女士指出:同济重视创新的“新”需求、“新”的解决方案以及"新"的推广模式,并期待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能给同学们带来基于真实问题的学习与思考。而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鼓励同学们走向真实社会的行动、以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形式的方案内容和以联盟为平台的推广模式正契合着同济的期望。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从千年敦煌,向大江南北,启动会议的结束标志着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迈向了新征程。未来,我们期待课程联盟中的每所院校、每位教师能够携手共进,期待课程联盟成为更多元、更广阔的平台。


如果您对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感兴趣并期待加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图/文

西浦未来学习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乐学西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